Board logo

标题: 中国军人形象八十年变迁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嘿嘿一笑    时间: 2007-8-12 14:38     标题: 中国军人形象八十年变迁

从八十年前的八一南昌起义开始,一支铁的军队在中国诞生。无论经过多少艰难磨折、外敌入侵,无论经过多少风云变幻、社会前行,他们依然凛然不可动摇。
       建军八十年,历数当年,多少感慨。
一、“当兵就要当红军”
       在那个信奉“好男不当兵”的年代,在那个军人成了让人闻风色变的“军阀”的年代,红军从一开始就是“草根”,是一支穷苦人自己的武装。这一点,我们可以从当年的标语之中窥见一斑。虽然被诬为“匪”,但“打土豪分田地”的朴素思想,仍然换得了大多数人的支持和拥戴。当红军,闹革命,是对旧社会“反抗”的同义词。
红军纪律歌:
红军纪律最严明,爱护老百姓,处处受欢迎,公买卖不相欺,保护小商人,
行动听命令,不敢胡乱行,说话要和气,开口不骂人,无产阶级工农群众个个都欢迎。
出发和宿营,样样要记清,上门板,捆禾草,房子扫干净,借物要送还,损坏要赔银,洗澡避女人,不搜俘虏身,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大家照此行。

二、抗日战争时期:“一人当兵,全家光荣”    
  抗日战争时期,“妻子送郎上战场,母亲送儿打东洋”的口号声中,多少热血青年将当兵视为保家卫国的最佳途径。与“吃粮当兵”相比,这种力量让一支军队更加无坚不摧,其中当然更有着信仰的力量。哪怕是城市里的知识分子,也把延安视为心目中的圣地。
      八路军的形象代言人:《平原游击队》之李向阳
      (虽然郭振清饰演的李向阳后来被江青认为痞气太重,但在许多人心目中,八路就该是这个样!人们传唱的《游击队歌》生动地表现了在这一时期“全民皆兵”的情形)

关于八路军在百姓心中的地位,1939年12月13日《新华日报》上一篇战地通讯中记述:“……民众冒着枪林弹雨,抢护伤员、输送茶饭,虽偶有负伤也不懊丧。记者亲眼见一老乡因带路挂彩,但赴医途中仍笑谓:敌人快被消灭了。八路军有此雄伟的民众力量作后盾,胜利之获得并非偶然。”在革命战争进行到最艰难的时候,人民群众喊出了这样的口号——破家支前。有这样一首歌谣唱湿了记者的眼眶——最后一口饭,做军粮;最后一块布,缝军装;最后一个儿子,今天就送他上战场。
三、解放战争时期:“南征北战”的解放军
      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,军人,越来越成为英雄的代名词。
     代言人:董存瑞——这一形象已经成为中国军人勇于牺牲精神的代名词。在他身后,还有着邱少云与黄继光这样的事件。“当兵不怕死,怕死不当兵”,为英雄作了最好的注脚。以“爱国主义”、“理想主义”和“英雄主义”为核心,解放军已经成为一个胜利的符号。

四、50年代-60年代:“谁是最可爱的人”
      抗美援朝战争,给了中国人以自豪的同时,更多的是感动与敬仰。这一场惨烈的战争,成就了多少英雄事迹,也使军人的形象在普通人的心目中,变得前所未有地高大。《上甘岭》《英雄儿女》,那一段“为了胜利,向我开炮”的喊叫曾令多少人动容。“为什么战旗美如画,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”传唱一时。作家魏巍的《谁是最可爱的人》成为一个年代的阅读经典。
代表形象:《英雄儿女》中的王成

在英雄形象的感染下,60年代,中国人掀起了“全国学习解放军”的潮流。连姑娘择偶,首选都是解放军。
五、60-70年代:“雷锋叔叔”影响一代人

他把“解放军”变成了“解放军叔叔”,变成了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”的代言人。他短暂的一生中,并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,但许多那个年代的小孩子,对军人的好感,都是从他而来。虽然“螺丝钉”的思想今天已经不再被人称道,但平凡中的默默奉献,仍然是人们对于军人,乃至整个社会的期盼。每一年,他都会被重新提起,他的恋爱故事,在今天仍是人们乐于挖掘的新闻。

六、80年代-90年代:军人形象的人性化回归

      在军人形象的塑造上,当兵不再仅仅意味着“保家卫国”、“打仗”、“为人民服务”等涵义,在思想日渐开放的时代,军人需要思考自身的命运,家庭的前途。而正是在这一阶段,“当兵”一度是农村青年争先恐后的机会,因为它具有改变命运的力量。
      典型形象:《高山下的花环》中的军人群像:人性化的英雄。把英雄人物写成活生生的真“人”,写出英雄人物的不同个性,写出英雄人物既是英雄又是普通人,既崇高又平凡。它在展现真实的战争场面的同时,通过战前、战中、战后的生活场景,又深刻地反映了部队中的某些不正之风和现实生活中的阴暗面。

七、90年代末:一场灾难让军人再次成为万众瞩目的英雄
       1997年香港回归,驻港部队的风采让世界为之倾倒。而1998年的洪灾,中国军人的热血则更加让人动容。对“血肉长城”与“子弟兵”的敬仰与热爱,充溢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。

八、新世纪的军人形象:和平年代呼唤英雄回归
       一部《激情燃烧的岁月》红遍大江南北,中国人的英雄情结再一次被唤起。军旅题材的电视剧从此“一发而不可收拾”:《幸福像花儿一样》、《军歌嘹亮》、《垂直打击》、《士兵突击》,人民是如此的需要英雄,需要有血有肉的英雄,他们不是战争的机器,他们有思想,有爱情,有家庭,有弱点……换言之,他们不完美,但是真实,真实得让人无法不产生共鸣。

(《激情燃烧的岁月》的石光荣,草莽出身,虽然是战场上的常胜将军,但性格粗鲁、为人固执,甚至有些刚愎自用,但这一形象却赢得了众多观众的好感)

(一位女大学生说,“
如果世上真的没有乔峰,我嫁给李云龙也可以
。”——军人与侠士已经联为一体,满足了新时代人们对于英雄的全部梦想。)


作者: ljz110    时间: 2007-8-18 18:58     标题: 下辈子我要当兵

当兵是我的梦想,看来这辈子这个愿望是实现不了了.不过我要我的下一代当兵,来实现他老子的梦想!!!




欢迎光临 天涯小筑 (http://kj99.free.fr/) Powered by Discuz! 5.5.0